6月21日,由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國思想史研究中心和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學報編輯部聯合舉辦的中華傳統思想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暨《中華思想通史·封建社會編》第七次全編大會在校召開。

來自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安徽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歷史研究》《東南學術》等學術期刊代表參加學術討論。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馮天瑜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研究員,湖北大學副校長錢建國,宣傳部、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學報編輯部、歷史文化學院等負責人出席會議。
錢建國代表學校對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學校歷史學學科相關情況,希望周積明教授、何曉明教授、郭瑩教授帶領的學術團隊薪火相傳,在中國文化史、思想史研究領域形成豐碩的學術積淀,為學校歷史學科贏得良好學術聲譽。
馮天瑜先生高度肯定思想史研究的學術價值與意義,并指出中華思想通史之分期,宜以時序命名,如上古篇、近古篇、近代篇,進而從章太炎“俱分進化論”的啟示、“器物—制度—文化”三期說的反思及“思想的選擇”三個方面闡釋了他對思想史研究的新思考、新見解。
周積明教授回顧了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與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深厚而長久的學術情誼。針對《中華思想通史》的編纂,周積明教授建議編委會注重思想史發展的脈絡,突出中國傳統思想在每一歷史時期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而不要過于追求細目的詳盡。
卜憲群所長介紹了《中華思想通史》項目的緣起及編纂宗旨。該項目是中國社科院大型學術文化工程,于2014年正式啟動,其編纂以建構思想史研究的中國學派為主要目的,“封建社會編”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所涉及歷史時段起自秦漢,迄至清代鴉片戰爭。卜憲群所長表示,希望與會專家學者積極為《中華思想通史·封建社會編》的編纂建言獻策。
會議期間,《中華思想通史·封建社會編》各卷主編匯報了寫作思路及工作進展,與會專家就中華傳統思想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及《中華思想通史·封建社會編》內容設計和編纂體例展開深入討論。